大地的守护者——记著名环境科学家陈同斌研究员

审核发布:资源环境学院来源单位及审核人:发布时间:2019-11-06浏览次数:1324

陈同斌,男, 19635月出生,广西关阳人,无党派人士。中科院二级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兼任国际水协会(IWA)污泥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堆肥专家)、中国水协会委员、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壤学会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学会污染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土壤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农学会副理事长等职,任《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环境科学学报》、《土壤学报》等16SCI刊物和国内学报编委。

1980年,陈同斌考取华南农业大学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后于1990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完成博士后研究,先后到丹麦哥本哈根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从事客座研究。1996年起任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培养研究生近40名、博士后10余名。主要从事土壤环境质量与健康、环境修复和土壤环境化学研究,从事污泥等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的技术研发、推广和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咨询服务工作,主持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4284—2018):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主持和参与城乡建设部、环保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政策》、《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规范》等污泥系列标准的制定和咨询。尤其是在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区域环境质量与健康风险评估、废弃物农用及其环境风险控制等方面有长期的学术积累,曾主持863计划、973计划(前期专项)、国家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科院重点项目等3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SCI收录论文25篇、EI收录论文40余篇),主编论()8册,申请和获得发明专利17(已授权12),获得软件版权2项,获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

自主研发国际领先堆肥设备

对于我国许多城市而言,城市污泥就像顽疾,没有太好的处理办法,偷倒、偷排事件屡屡发生。

如何对城市污泥更好地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陈同斌研究员及其团队在这方面付出了近20年的时间。陈同斌研究员认为,城市污泥的受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但问题的严重性早已超过普通人的想象。仅北京每天产生的城市污泥都已达到3000/天。城市污泥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主要是人的粪便和尿液中的有机物和生物菌体。

2007~2008年,陈同斌牵头的调查小组对全国海峡两岸144个城市的市政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泥质进行了调查,这是全国第一次如此大范围的相关调查。

“我国城市污泥泥质的特性,决定了外来的技术难以完全适合国内市场。”陈同斌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他们将调查结果与欧美国家的城市污泥泥质做比较发现,我国污泥泥质的有机质含量偏低,这和我国排水系统的设计有关,雨水和污水都混合在一起处理,雨水会带来很多地表的泥沙,污泥的有机质比率就降低了。“也有一些城市尝试采购欧美国家的干化处理设备,但从目前的结果来看也并不理想。”陈同斌说。因为我国污泥含泥沙,坚硬的二氧化硅会造成干化装置中的管道损坏,就好比在用一张砂纸不停地打磨机器一样,因此这条路也难以走通。

由于处理难度大,一些城市将未处理的污泥随意堆放现象严重,使得污泥二次污染问题成为一种环境公害。在陈同斌看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发展,城市污泥问题会逐步演变成重大环境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作为科研“国家队”,他们有必要做一些前瞻性研究和技术储备。

针对我国城市污泥的特点和引用国外技术“不灵”的现状,陈同斌及其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开发出具有自主开发的 CTB智能化控制堆肥处理及资源化安全利用的成套技术和设备。先后在河北秦皇岛、河南漯河、深圳、天津于桥、山东寿光等地建立有机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工程。先后主持6个大型污泥生物处理工程项目,其中最大的污泥处理工程的污泥处理规模达到10万吨/年,最早的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工程已经稳定运行4年多时间,直接服务人口达1500多万。并建立日处理300吨造纸污泥的自动控制快速堆肥技术示范工程。

“这套技术我们‘雇佣’了微生物来帮忙。”陈同斌说。这套技术的步骤,首先是根据具体的好氧发酵(堆肥)环境,将一定比例的调理剂与城市污泥混匀。这套工艺看上去极其复杂,因为能实时在线监控发酵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变化、臭气产生和排放、监控适合微生物繁殖的生存条件,还能应对停电等突发状况。但操作起来同样也极其简单,操作人员不用一直坐在屏幕前监控,按几个键后就可以等待处理了。就像iPhone一样,机器本身所含的技术和设计工艺都非常复杂,但与中科博联的合作非常令人满意,我们将整套工艺制作成了‘傻瓜化’设备。”陈同斌说。

这种处理办法可以大大减少占地面积和缩短污泥发酵时间,原本需要40~60天的堆肥时间被缩减到14~20天,从而大幅度降低投资成本和占地面积,彻底解决恶臭污染这一行业共性难题。

陈同斌认为,一项发明从原理变为工程技术,一套技术从概念构思到产业化应用,需要走非常复杂曲折的道路,需要长期的积淀和时间的磨练。他希望CTB工艺能为解决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的瓶颈提供好的思路。  

突破砷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关键技术

长期以来,人们提到环境保护,首先想到的是水、大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等,对土壤环境保护则相对陌生。人们没有意识到,土壤既是污染物的汇,也是污染的源,对植物、空气、地下水、地表水都会有很大的影响。近年来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多次食品安全事件和水体二次污染,才使人们终于意识到土壤污染是继大气和水污染问题后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重大环境问题。

陈同斌是我国污染土地修复工程领域的主要奠基人。他在没人关注土壤污染的20多年前就开始致力于土壤环境保护。他说“既然大部分人都不太去做这个事,那么我觉得总要有人把这个责任,这个义务承担起来。”这一路上,陈同斌遇到无数来自同行,政府和公众的质疑。这滋味不好受,但也是他早已预料到的事,他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这一路上会遇到的问题。到现在,当人们把目光投向土壤环境保护,陈同斌早已是这个领域公认的权威。

陈同斌提出运用植物将砷“吸”出来的办法。可没有人知道是否真有这样的草,更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在哪里。陈同斌通过跨学科思维,一步步推理,将搜索范围越缩越小,花了几年时间,筛选了100来种植物,终于找出这棵名为“蜈蚣草”的“吸毒草”,成为解决我国砷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关键技术。因在植物修复和固体废弃物资源化领域中做出重要贡献,2003年,他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陈同斌及其团队在湖南郴州市建立第一个植物修复示范工程并先后在云南省红河州和广西河池市等地开展产业化示范工作;采用基于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同步辐射(SR)等新技术手段,对超富集植物中砷的微区分布和价态变化等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初步揭示了超富集植物对砷的富集机理;揭示了北京市土壤重金属区域分异规律和土地利用对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绘制了北京市土壤重金属含量图和污染风险预警分区图,建立了区域性(北京市)土壤重金属监测和风险评价方法和信息系统;主持开展了我国南方金属矿山开采对土地环境质量与食物链影响的系统调查研究,并初步揭示其污染和危害的现状、区域分异与成因;对土壤和食物链中砷的环境行为开展了近20年的系统研究,在砷的土壤环境化学及环境生物地球化学方面做出了重要学术贡献。


管理登录 备案编号:粤ICP备050088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