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基本情况

本学科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区域特色鲜明,根植华南农业大学百年沃土,可追溯至1924年广东大学农学部;1935年开始招收土壤学硕士研究生,是我国最早开展土壤学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之一;2012年在广东省第九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其中两个二级学科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分别在2000年和2003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2003年获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2年被遴选为广东省一级优势重点学科。学科发展过程中涌现出邓植仪、谢申、陆发熹和严小龙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弘扬爱国兴农、躬耕不辍的学科精神,以“立德树人、强农兴农”为使命,积极服务我国特别是华南地区农业农村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人才培养和科技问题,为我国粮品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作出重要贡献。

二、学科方向与优势特色

本学科共设置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肥料学、农业环境保护和土地利用工程5个二级学科,建立农业部华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再开发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等机构共建中英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立足服务热带亚热带地区可持续农业生产,取得一系列突破性研究成果。近五年来,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科技奖一等奖等国家级科技奖励。2019年末,以本学科作为主要支撑的我校“环境与生态学”进入全球ESI1%学科。形成了“产—学—研—用”特色鲜明的学科建设理念,与温氏集团等龙头企业合作推广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在脱贫攻坚、污染攻坚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助力春耕复产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三、人才培养目标与与生源情况

本学科本、硕、博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旨在瞄准国际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务实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科每年招收本、硕、博学生300余人,留学生若干,生源质量有保证。

  四、国内外影响

  本学科长期坚持扎根中国大地,面向科技前沿和服务经济社会,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实践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获得者王应祥、青海民族大学副校长赵之重和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培钊等杰出人才,社会和行业影响显著。研发成果植物源油脂包膜材料及其包膜控释技术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应用,连续6年推广八千多万亩,企业增收5亿多元,农业节支增收78亿元,获2019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连续多年承办商务部援外项目“发展中国家环境友好型肥料的生产施用及示范研修班”,为5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培训一千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及政府官员,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产生重要国际影响。


管理登录 备案编号:粤ICP备050088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