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要闻

我校师生参加第二十四届中国生态学大会

发布者:资源环境学院发布时间:2025-10-29浏览次数:130


2025年10月24日至26日,由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贵州师范大学共同承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生态学大会在武汉东湖宾馆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生态科学新使命:生态保护修复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580余家单位的2200余名生态学科技工作者参会。大会共组织了50个专题分会场以及第五届中国生态学学会青年托举人才论坛和中国生态学学会第五届期刊论坛,共安排了695个分会场报告和490余位研究生报告,以及115个学术墙报,为全国生态学领域科研工作者提供了高水平交流平台。我校资源环境学院生态学系章家恩教授带领师生团队20多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我校生态学系参会师生及相关人员合影

我校章家恩教授担任本次生态学大会“01分会场:农业生态与智慧发展”的召集人和主持人。该会场有来自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海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单位的13位专家学者从农业生态学发展、农田生物多样性利用、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区域农业结构优化布局、生态环境智慧型农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报告交流和成果分享,吸引了10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

章家恩教授主持分会场报告

农业生态与智慧发展”分会场参会人员合影

在分会场上,章家恩教授作了“生态环境智慧型农业(ESA)及其智慧化发展体系构建”的主题报告,创新性提出以“6S+5AI+”为核心的生态环境智慧型农业(Eco-environment Smart Agriculture, ESA)技术框架体系,即通过设计、培育和打造智慧种子、智慧土壤、智慧作物、智慧生物组合、智慧农田和智慧景观等6个Smart层次以及AI+感应-监测-决策-装备-作业等5个系统,构建兼具生态环境韧性(含气候韧性)、经济市场韧性、社会需求韧性和未来可持续韧性(4个维度韧性)的生态环境智慧型农业系统,实现从自然生态韧性到AI赋能的联通跨越,为未来农业的智慧化发展描绘了新图景,该报告的前沿性与前瞻性理念在现场引发了热烈讨论。

在该分会场,舒迎花教授作了题为“万寿菊与玉米间作驱动玉米防御害虫的机理研究”的学术报告,危晖副教授作了题为“鸭稻共作对华南双季稻田土壤碳磷组分的影响”的学术报告。此外,硕士研究生周惠婷在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水体、景观保护与污染物防治”分会场作了题为“农田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对多西环素与酸雨复合胁迫的响应”的口头报告。我校师生在本次大会多个平台分享了农业生态领域的最新进展,充分展现了我校科研团队在农业生态与生态农业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方面的成果积累与前沿探索。

我校教师在分会场上作学术报告

中国生态学大会是我国生态学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学术盛会。作为我国生态学界最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为推动生态科技创新、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通过此次参会,我校师生进一步扩大了学术影响力,并为生态学创新研究与国家重大战略及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结合提供了新思路、注入了新动能。


图文来源: 吴珍珍

初  审: 方永立

复  审: 徐海婵

终  审: 方秋中

学院简介-
本科生培养-
师资队伍-
学生工作

联系我们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 https://zyhjxy.scau.edu.cn/ zyhjxy@scau.edu.cn 020-85281887

版权所有©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学院 备案编号:粤ICP备05008874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