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要闻

华农教授支招:“一二三四五”为连南稻渔产业发展破局

发布者:资源环境学院发布时间:2025-10-29浏览次数:129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章家恩教授带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4YDF2300500)与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21B0202030002)等项目团队成员赴连南瑶族自治县,围绕稻渔综合种养,开展技术指导、示范基地揭牌及产业发展座谈会等系列活动,为当地稻渔产业“把脉开方”,以科技赋能粤北瑶乡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

      在连南瑶族自治县大坪鱼乡稻田生态养鱼专业合作社、连南瑶族自治县励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田间地头,章家恩教授一行与地方政府领导、企业代表共同为两处新建的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举行揭牌仪式。这两个基地并非孤立的“试验示范田”,而是2024年10月落户连南的华农“永根科技站”(稻渔综合种养)的重要延伸——从科技站落地时的技术服务对接,到示范基地的建设与全面赋能,团队始终以“科技服务三农”为核心,让示范基地既成为科研成果转化的“中转站”,也成为技术推广应用前沿的“样板间”,为当地稻渔产业标准化、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筑牢“平台+技术”双重保障。

章家恩教授一行在连南开展“稻鱼/稻虾”示范基地揭牌


      大坪镇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后,一场聚焦稻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座谈会在大坪镇政府召开。广州花都对口帮扶连南大坪工作队队长、大坪镇副书记李斌科、副镇长罗运平从瑶乡文化传承与现代产业转型角度,汇报了当地稻鱼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做法。县农业农村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政策倾斜、技术帮扶、资源整合等扶持举措。而企业代表们的发言更是直击当前稻渔种养产业发展的痛点,如“生产标准不统一,收获鱼虾质量参差不齐”“市场渠道拓展难”“产业链短”等问题。

章家恩教授一行在大坪镇开展座谈会


      针对这些难题,章家恩教授结合项目研究成果与当地实际,提出了“一二三四五”系统性解决方案:编制“一个”全县(含乡镇)稻渔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确定发展路径与具体实施方案,制定“施工图”和“时间表”;突破资金投入紧缺和市场开拓不足“两大”瓶颈;激活提升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功能效益;构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经营主体、服务体系的“四轮”链动机制;强化种子种苗、农资产品、生产管理、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全产业链“五大”环节支撑服务体系建设。“这套方案就是要让连南稻渔产业从‘靠天吃饭’的传统种养,转向‘科学规范、生态高效、三产融合’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章家恩教授解释道。

      此次揭牌等系列行动,不仅使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在连南落地生根,而且为当地稻渔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赋能与全方位服务的“引擎”与载体平台。未来,华农章家恩教授团队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以产学研融合推动稻渔产业的生态化、标准化、产业化和现代化转型发展,为连南瑶乡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美丽乡村建设注入“华农动能”。

 



图文来源: 文/孙道琳、苏鑫 图/郑信有

初  审: 方永立

复  审: 徐海婵

终  审: 方秋中

学院简介-
本科生培养-
师资队伍-
学生工作

联系我们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 https://zyhjxy.scau.edu.cn/ zyhjxy@scau.edu.cn 020-85281887

版权所有©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学院 备案编号:粤ICP备05008874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