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资源环境学院85届土化班校友毕业4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隆重举行,活动以“聚首华农忆初心,薪火相传续新篇”为主题,通过开展捐赠红木棉树、土壤数据集与校友专题讲座等活动,凝聚校友之间情谊。
植绿寄情:英雄树下,诉根脉深情
资源环境学院85届土化班校友实物捐赠暨红木棉树捐种仪式于学校燕山区紫薇东路隆重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运东、总务部部长王成树、资源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易晖、学校相关部处代表以及81级土化班校友出席捐赠仪式。捐赠仪式由对外联络处(校友会、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处)秘书长周艳华主持。
仪式现场,副校长杨运东首先致辞,并代表学校对85届土化班校友的慷慨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红木棉作为“英雄之树”,不仅是校友“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精神的形象体现,还寄托着校友“敢为人先、甘于奉献”的赤诚情怀。广西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宾士友校友讲到,四十年前,母校与师长为同学们奠定人生基石,这份恩情永志不忘。此次返校,校友们带来木棉纪念树与书籍回馈母校,祝愿母校宏图再展,师长福寿安康,同学友谊长存。
随后,85届土化班校友章明清博士作为全体返校同学的代表,表达了对母校的深切思念,并向母校捐赠了红木棉纪念树以及精心编撰的《纪念文集》。植树环节,校友代表郑惠典、杨健海、陈天雄等与校领导、院系老师一同上前,手持铁锹为红木棉树培土、浇水。每一锹泥土皆饱含着校友对母校的眷恋,每一滴清水都寄托着“根在母校、枝向社会”的美好愿景。
讲学赋能:报告厅中,授成长箴言
下午,85届土化专业毕业40周年纪念活动捐赠仪式暨专题讲座在资源环境学院院楼105报告厅顺利举行。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土壤科学系系主任、85届全体校友及学院师生代表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方秋中主持。
捐赠仪式上,资源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易晖用真挚话语欢迎85届校友“回家”,易书记回顾了学院与土化专业的发展历程,也表达了对土化精神传承及未来合作的期待。85届校友代表周柳强研究员分享了四十年职业生涯的感悟,传递对母校与学弟学妹的期许,还向学院赠予《中国土壤数据集》,这份数据集将为学院学术研究注入新动力,仪式后全体85届土化校友与在校师生合影留念。
专题讲座上,10位来自不同领域的85届优秀校友分别从科研、教学、产业等维度分享行业成就,为在场师生带来一场兼具知识厚度与人生温度的洗礼。这场活动既是校友的青春重聚,更传承了优良学风,将激励师生在资源环境领域持续奋进。
四十年栉风沐雨,四十年薪火相传。此次系列活动串联起校友与母校的情感纽带,为土化专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彰显华农“薪火相传”的育人初心。植树与赠书质朴厚重,红木棉象征情谊“生生不息”,专题讲座干货满满,延续着“土化人”的责任与担当。正如杨运东副校长所言:“校友的牵挂是母校前行的动力,愿这份联结始终紧密,共促华农‘双一流’建设与土化专业发展再谱新篇。”
(文/图:唐吕彬、孙锦雯、卢储鑫/王奕豪 葛庆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