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为推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华南和东南沿海单、双季稻大面积单产提升关键技术与集成”各课题团队间的交叉融合创新研究,项目负责人、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章家恩教授和子课题负责人、工程学院杨文武副教授在广州市黄埔区大吉沙岛智慧农场组织召开“水稻生产‘农艺-农机-生态-AI’融合创新发展”座谈会暨示范基地现场观摩会。项目相关课题组成员、华南农业大学黄埔创新研究院相关人员和硕博士研究生近20人参加本次活动。
座谈会上,章家恩教授作“水稻生产‘农艺-农机-生态-AI’融合创新发展探讨”的主题报告,提出了水稻生产“农艺-农机-生态-AI”融合创新发展的多维度框架体系,并分别介绍了水稻生产农艺措施优化配置-稻田空间合理布局-农业生物多样性优化组配的AI设计、稻田全要素智慧监测体系、田间AI精准管控体系、智能装备作业体系以及智慧稻田AI大模型构建等全链条的发展思路与方向路径。另外,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智慧农业团队成员汇报了农业生态大模型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建设框架以及相关应用成果。参会人员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多方面交流,大家进一步认识到现行水稻生产与现代农业装备科技、生态科技、信息科技、AI科技等交叉融合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座谈会现场
在实地调研环节,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水稻无人农场的智能化耕地机械作业流程,实地参观了无人农场智能机库展示中心,农场技术管理人员介绍了水稻“耕种管收”无人驾驶机械等智能作业装备研发应用的相关情况。
参会代表参观大吉沙岛智慧农场
在现场观摩环节,还举行了“水稻无人农场技术集成、再生稻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集成示范基地”揭牌及启动仪式。该示范基地的落地建设,标志着该项目及课题的相关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进入全面实施与深入推进阶段。
试验示范基地揭牌及启动仪式
本次座谈会暨示范基地现场观摩会的顺利召开,进一步增进了项目内课题组彼此间的了解,增强了项目组成员在水稻生产“农艺-农机-生态-AI”交叉融合科技创新方面的认识,初步达成了不同课题组之间在水稻无人农场、智慧农机技术与水稻育种科技、水肥药一体化精准管控科技和稻田生态科技等领域新生长点的合作意向。本次活动为加强项目课题之间的交流和协同创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