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精神,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的部署,2025年7月,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在生态学系教工党支部委员冯远娇副研究员指导下,积极参与“科技小院行”暑期联合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聚焦花木产业发展主题,依托广东中山花木科技小院,以“生态振兴·科技助农·青春筑梦”为主题,生态学系教工党员、研究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等成员通过线上学习、实地调研与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基层调研与产业学习,积极探索高校如何促进人才下沉服务企业和助力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中山花木科技小院是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三部门共建的国家级科技小院,依托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创新中心建设,立足中山花木产业,长期深耕花卉苗木新品种培育、种苗繁育和标准化种植等,是推进中山花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科技支撑平台。
本次社会实践团队先后参与线上“花木标准与软著经验交流会”、走访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创新中心与六沙村党群服务中心,并参加了由横栏镇与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创新中心举办的花木培训,围绕花木产业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科技创新等,开展深入学习与调研。
在“花木标准与软著经验交流会”中,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创新中心副主任郭和蓉教授重点讲授了标准的概念和类型、标准制定的基本流程、案例分享及撰写规范。通过线上学习与交流,实践团队对标准体系构建的相关政策导向和标准制定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将开展罗汉松等花木技术规程的制定,为花木产业标准化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实践团队参加线上的花木标准与软著经验交流会
随后,实践团队参观了广东中山花木科技小院的依托单位-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创新中心。在中心展厅的展板上,呈现出科技小院扎根地方、服务“三农”的路径图。中心负责人围绕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重点介绍了“从高校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成果转化机制,为实践团队后续的调研指明了方向。
实践团队还参加了由广东中山花木科技小院负责人张志胜教授主讲的培训课,了解到常见花卉苗木的种苗繁殖和栽培管理技术,不仅拓宽了专业视野,也对当前中山花木产业的发展模式与技术需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践团队参与花卉培训课
同时,为进一步深入了解横栏镇花木种植典型村-六沙村花木产业的实际情况,实践团队走进党群服务中心,与村干部和种植户开展座谈交流,调研了花木种植面积、主栽品种结构、销售渠道布局、当前面临的发展瓶颈及技术需求等,为提出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的产业发展建议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社会实践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花木产业发展现状的了解,也体现了高校科技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与担当。团队将围绕所学内容整理调研成果,提出产业建议,并继续依托科技小院平台,推动专业所学服务基层所需,为地方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