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粤北地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链协同,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实施。3月22—23日,我院章家恩教授带领团队向慧敏副教授、李荣华博士以及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前往清远连山县、韶关市浈江区、韶关市始兴县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生产调研与现场技术指导,并参加了由我院主持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华南和东南沿海单、双季稻大面积单产提升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连山县福堂镇永丰村“稻鳝螺”集成示范基地启动仪式和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稻田水产‘三点六化’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发与全程集成示范”稻鳝共作生产应用示范基地春耕现场会等系列活动。
第一站,章家恩教授团队来到连山县福堂镇永丰村,参加由我院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稻鳝螺”共作集成示范应用基地启动仪式和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稻鳝共作示范应用基地春耕现场会。基地负责人在田间向章家恩教授详细介绍了当地的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稻鳝螺”共作模式与技术要点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章家恩教授对示范基地的建设以及“一田多产、一水多用、生态循环”的“稻鳝螺”创新生态农业模式给予高度评价。随后,章家恩教授与县农业农村局领导、县农科院专家、当地政府代表和合作社负责人共同将黄鳝苗和田螺苗投放到稻田中,标志着这一生态种养生产技术模式正式“扬帆起航”。在座谈会上,章家恩教授提出“四五六”发展思路与建议,即要打好“区位、生态、科技、民族文化”四张优势牌,按照“主动发现、深入思考、用心管理、实践创新、规范执行”五个工作要求,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策、良品”六个发展目标,着力打造“百千万工程”县域生态农业示范样板。此次活动为福堂镇“稻鳝螺”共作基地发展指明了方向,开启了粤北特色稻田综合生态种养高质量新篇章。
团队成员、地方领导和基地负责人在稻田投放黄鳝苗和田螺苗
团队成员、地方领导和基地负责人在示范基地的合影
团队成员、地方领导与基地负责人在永丰村开展座谈会
第二站,在韶关市农业农村局和渔业技术推广站协同调研中,章家恩教授团队实地考察了韶关市红岭山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稻虾(克氏原螯虾)轮作基地。基地负责人介绍了稻田轮养小龙虾技术要点,现场演示了小龙虾个体分选流程,并就公司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了简要介绍。章家恩教授对利用垦造水田开展稻虾轮作模式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1+1”的稻虾轮作模式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章家恩教授建议充分发挥稻田生物多样性优势,发展“稻+鸭-虾+菜”复合种养轮作模式,即在水稻生长季开展稻鸭共作生产,利用鸭子实现中耕除草、控虫防病和排便施肥;在小龙虾生长季,利用稻田浅水环境种植西洋菜等水生蔬菜,既为小龙虾提供良好的生长、蜕壳环境,又增加了稻田的生物多样性,实现了稻田小龙虾的“反季节”生产,大大提升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章家恩教授强调,要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政校企深度协作推动技术创新与生产应用模式落地,以小龙虾产业带动“稻田生态农业”提质增效,让生态种养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基地负责人向团队成员和地方领导介绍基地生产情况
团队成员与地方领导在稻虾轮作基地现场考察
第三站,在韶关市农业农村局和渔业技术推广站协同调研中,章家恩教授团队赴韶关市始兴县,实地考察了韶关市禾下乘凉科技有限公司的稻-罗氏沼虾共作基地。基地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巨型稻-罗氏沼虾共作养殖的技术特点,包括水质调控、种养时序、病害防治等关键环节,并分享了当前基地稻虾共作产品销售渠道、批发价格及未来发展规划。章家恩教授对企业在巨型稻-罗氏沼虾共作模式上的探索与创新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建议在现有模式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技术体系,形成一套可复制、易推广的标准化稻-罗氏沼虾共作模式,为区域农业转型升级提供示范样板。调研中,章家恩教授提出依托基地绿色健康稻渔产品和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生态+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构建集生态循环农业、休闲康养、农旅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体系。通过开发稻田观光、农耕体验、文化研学等特色项目,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效高值转化,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团队成员与地方领导在始兴县巨型稻-罗氏沼虾共作基地现场考察
团队成员、地方领导与基地负责人在稻-罗氏沼虾共作基地合影
章家恩教授团队此次粤北稻渔综合种养科技助农调研行动,为该地区稻渔综合种养、产学研一体化、农文旅多产业融合发展及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指导和发展建议。未来,章家恩教授团队将继续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华南和东南沿海单、双季稻大面积单产提升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和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稻田水产‘三点六化’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发与全程集成示范”,持续创新和输出稻田综合种养关键技术,深化“实验室+试验基地+田间地头”的科技服务模式,以科技服务模式创新助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粤北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和绿色农业发展注入“华农智慧”与持续动能。(文/崔凯荣、孙道琳 图/郑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