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郭桢盈,钟媛卿 指导老师:方秋中
从基层技术员到恢复高考首批学子,他笃行十年,重返高校;从美国佐治亚大学到华南农业大学,他勤学报国,不忘根本;从农业生态学家到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他热爱学生,教育有方;从教学、科研、推广一线到重点农业大学的管理,他同步推进规模与质量提升,深受师生爱戴……他就是中国农业生态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华南农业大学老校长骆世明。他用自己锐意进取的科研精神、谦虚宽厚的为人态度言传身教,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一、勇攀高峰图报国,恪尽职守勤兴校
求学华农、“两进两出”是他脚踏实地的印证;留学归国、改革兴校更显他赤子之心。1964年骆世明以遥遥领先的高分成为华南农学院学子。1968年,本科毕业的他被分配到农村基层工作,一干就是十年。这期间他深入田间解决生产一线问题,同时还带着实践中的问题思考和学习。恢复研究生招生后,他再次名列前茅以优异成绩成为华南农大研究生,与母校再续前缘。成绩突出的骆世明被学校以教师身份派到美国佐治亚大学进修,开启了接触农业生态学学科前沿的研习之旅。
留学期间,骆世明钻研刻苦,对我国急需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计算机编程和模拟等学术新领域开展了研究。骆世明接下卢永根院士的校长岗位后,根据本校实际迅速建立起一套适合社会改革发展的人事考核、聘任、分配制度和后勤改革制度,推进了房改和综合管理体制改革。他培养和发掘了一批骨干教师,获得省部共建 211 工程并资助了一批高水平学科的发展,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评估达到优秀水平。
二、因材施教授才学,春风化雨传厚德
“博”与“专”因人而异,“学”与“思”相辅相成。教育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性格特点、智力水平和成长背景,因此培养人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骆世明认为,“深基础、宽口径”是培养大学生的一种共识,宽窄程度也要因专业而异,如一些文科专业要有更宽阔的视野,不少工程专业则需更聚焦在一个方向去深耕。即便同专业学生,也可据自身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在“博”学与“专”攻中弹性选择。
骆世明平等对待学生,着重培养学生做人、做事。他看到不少研究生缺乏创新思维,总跟着文献或导师项目的思路走,没有面对未知的兴趣和质疑权威的胆略,他提出“学”与“思”结合,不仅要学习吸纳前人的思路与成果,更要深入思考,勤学好问。骆世明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学子,华南农业大学的王建武、章家恩、蔡昆争、黎华寿教授等都是骆老师的门生。他们之中荣获过珠江学者、全国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不仅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成绩突出,而且在学院、部处等领导岗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笃学不倦习生态,开拓进取精农业
作为领军人,他钻研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提出农业生态转型的社会管理体系。骆世明深入整理和系统化农业生态学相关知识,形成了结合中国实际并相对稳定的学科体系。1984年他编写《农业生态学引论》教材,1986年主编我国第一本《农业生态学》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农业生态学》的第一、第二版。这两本农业生态学教材被评为2005年、2020年全国农业高等教育优秀教材,有力促进了我国农业生态学的学科发展。
骆世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拓植物间化学相互作用的研究方向,带领团队在化感领域取得丰富成果,获得国际认可。他先后出任亚洲化感协会的第一任理事长、世界化感协会的执行副理事长。2002年和2017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年,中国生态学学会成立40周年之际,他荣获“中国生态学学会突出贡献奖”。他不仅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初多轮国家生态农业试点工作的技术骨干,还是近期农业农村部有关生态农场的评价技术规范制定的参与者和生态农场评选专家。
四、尽其所长兴产业,为国为民振乡村
耄耋之年的骆世明仍在为生态农业发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振兴发挥着自己的余晖,与同行们深度挖掘和设法保护,不仅去寻找传统农业饱含的民间智慧,推动农业绿色、低碳、生态转型发展。作为农业生态学知名专家,在国内,他常向基层实践人员和广大学子进行科普教育和学科前沿介绍。在国际上,他主编了英文版农业生态学专著《Agroecology in China: Science,Practice,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2018年他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主编出版《Agroecological Rice Production in China: Restoring Biological Interactions》。应FAO邀请,在罗马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生态农业研讨会上作了大会主旨发言,把我国生态学成果介绍给世界,为世界农业的生态转型贡献中国的智慧。
2018年4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第二届国际生态农业研讨会上
华南农业大学骆世明(左一),农业部驻FAO大使牛盾(左二)
中国CSA主席石嫣(左三),农业部生态总站副站长高尚宾(左四)
2023年骆世明教授获得了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的奖励,表彰他“在决策咨询、科技创新、科技普及、推动科技为民服务方面作出积极贡献”。作为项目的农业生态学专家,他仍在参与指导全球环境基金资助,参与农业农村部组织的《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农业生态系统创新性转型项目(2021-2027)》。骆世明教授的事迹激励着广大青年学子投身生态学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