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近日,学院党委周艳华书记、方秋中副书记、党支部书记、师生党员代表等前往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开展“汲取红色文化滋养初心使命,调研田间地头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东源县义合镇驻镇帮镇扶村干部陈建副书记全程参与并现场介绍当地情况。
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清风正气
资环学院联系师生实际、有力有序推进主题教育,坚持用“行走的党课”上好“四堂课”:思想课、业务课、廉洁课、实干课。学院师生党员一行来到闻啸轩学堂,认真观看学习阮啸仙同志的红色故事,深刻领悟烈士革命事迹。现场,师生党员被阮啸仙烈士坚定的信念、英雄的壮举、崇高的精神所震撼。方秋中副书记结合阮啸仙事迹,给师生党员讲廉洁教育专题党课。他指出,阮啸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批党员、最早探索“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的共产党人之一,也是党的审计工作、纪检工作的先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厚植廉洁文化,擦亮清廉底色,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周艳华书记强调要以学正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我们通过学习阮啸仙烈士对党忠诚、献身革命、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深切感悟革命先烈坚如磐石的信仰、舍小家顾大家的革命情怀和审计工作者的铁面无私。在周书记的带领下,全体党员一同重温入党誓词。
“把脉问诊”开良方 出谋划策助发展
烈日下,党员师生们来到超阳村,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土壤、水源、肥料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并与当地农民亲切交谈,认真调研当地日常种植水稻模式,结合专业知识技能,为当地农田“把脉问诊”。同时,师生一行人走进当地村委调研座谈交流,双方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研讨,党员师生针对当地村委提出的问题分析研判、出谋献策,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工作。
调研慰问困难户 真情关爱暖人心
为进一步做实、做细帮扶工作,关心关爱孤寡老人儿童,在走访义合村时,师生党员深入农家村屯慰问当地困难户和孤儿,耐心听取农户的心声,激励孤儿努力学习、发奋图强,鼓励关心行动不便的村民要坚强振作,日子会越过越好,并为他们送上慰问金,切实地把温暖传递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
调研人才振兴,推动产学研合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在参观调研义合镇的人才驿站中,深刻了解到在华南农业大学的大力帮扶下,义合镇引才纳智,将农产品与科技结合起来,深入推动产学研合作,大大提高了当地的种植技术——无人农场及农产品加工技术等。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我院党员师生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党性,同时深入田间地头,为当地农民“把脉问诊”,为当地村委出谋划策,严格贯彻落实主题教育总要求“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用实际行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