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进

审核发布:资源环境学院来源单位及审核人:发布时间:2018-07-24浏览次数:1293

王进进1988.04),男,安徽颍上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土壤学博士(2015年),英国Lancaster University公派联合培养博士(2012-2013年)。现任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壤科学系讲师。

 

主要研究领域

1)土壤重金属的微界面化学行为;

(2)重金属环境吸附材料的研制;

(3)污染农田安全利用体系集成与示范。

 

主要学术成果

1)在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微界面化学行为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前期针对“营养物(磷)—重金属(砷)交互作用”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a)多数土壤中的砷的活性均随着外源磷添加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土壤中磷和砷之间主要表现出的是竞争作用,由于磷的竞争吸附作用而使得土壤中稳定结合态的砷解吸下来,砷的活性升高;高pH值土壤中砷的活性在添加外源磷后显著增加,但是随着外源磷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这可能是因为土壤中的羟基离子(OH-)参与了砷的专性吸附过程,即土壤胶体表面的羟基与砷酸根离子发生阴离子配位交换;b)不同类型土壤添加外源磷后砷的植物毒性出现了不同的影响效应,在湖南地区采集的不同母质发育红壤在添加外源磷后植物吸收砷总量均增加;而在其他地区采集的土壤在添加外源磷后植物吸收砷总量均降低,这一差异性可能是受到不同土壤中种植的植物对磷的需求的不同的影响;c)明确了活性磷砷摩尔浓度比(P/As)影响植物吸收砷量的临界值(1.7),即植物对砷的吸收会随着土壤P/As的增加而不断降低,但是当达到或超过临界值(1.7)后,P/As的继续增加对植物吸收砷量的影响不显著。

(2)在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GT)的开发与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以水铁矿为吸附相,用沉淀法制备了适用于环境中磷和砷测定的DGT装置,在水体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土壤中的应用表明,DGT方法相比传统的化学提取的方法能更准确的表征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且能更好地反映出土壤可行性重金属的库。目前在这一方向上已发表相关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及会议论文7篇,申请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项目批准号:4160153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自由项目1项(项目编号:2017A030313241)。

(3)在环境重金属吸附去除材料研制方面,以金属尾矿(硅酸盐材料)为原料通过“高温碱熔—物料比调节—水热晶化—洗涤烘干”等步骤,制备出一种对重金属具有强烈吸附能力的无机硅质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及孔容孔径(BET)、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改性材料进行表征,以及对表面结构进行验证鉴定,从微观层面分析改性材料对重金属的吸附机制。目前在这一方向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201611258361.1、201611258371.5、201611260580.3、201611260596.4)。

(4)在农田土壤重金属修复与安全利用集成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方面,本人主要参与编写了环保部《耕地土壤风险管控模式和技术指南》和《广东省典型污染农田土壤修复治理技术指引》,针对“土十条”中三种不同风险等级(严格管控类、安全利用类、优先保护类)的土壤提出了相对应的修复治理和安全利用综合集成技术。此外,在广东省内的韶关马坝、梅州平远、中山大涌、惠州博罗等地均建立了重金属修复与安全利用示范基地。

 

科研课题(项目)

主持: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DMT与DGT技术联用表征重金属高背景区土壤水稻根际镉的关键形态与转化机制(41601533)”, 2017.01-2019.12.

[2]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自由申请项目“水稻根际土壤中离子释放与DOC转化对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机制研究(2017A030313241)”, 2017.05-2020.05.


主要参与: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农田重金属污染地球化学工程修复技术研发(2017YFD0801000)”课题四“基于微纳米矿物—重金属界面吸附反应的去除技术研发(2017YFD0801004)”任务三“基于钼尾矿的土壤重金属微纳米吸附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2017.01-2020.12.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铁基磁性、碳基砷镉同步钝化剂的创制(2016YFD0800702)”, 2016.01-2019.12.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蚯蚓对镉超富集植物氮供给的土壤调控机制(41601265)”, 2017.01-2019.12.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农业蔬菜地中新型阻燃剂的环境行为及其吸收机理初探(41603086)”, 2017.01-2019.12.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土壤中腐殖酸-水铁矿复合胶体促进砷迁移的微界面机制(41701262)”, 2018.01-2020.12.

 

发表论文与著作

论文:

[1] Jinjin Wang, Xibai Zeng, Hao Zhang, Yongtao Li, Shizhen Zhao, Lingyu Bai, Shiming Su, Yanan Wang. Kinetic Release of Arsenic after Exogenous Inputs into Two Different Types of Soil.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18, 25(13): 12876-12882.[2] Jinjin Wang, Xibai Zeng, Hao Zhang, et al. Effect of Exogenous Phosphate on the Lability and Phytoavailability of Arsenic in Soils. Chemosphere, 2017, doi.org/10.1016/j.chemosphere. 2018, 196: 540-547.

[3] Jinjin Wang, Lingyu Bai, Xibai Zeng, Shiming Su, et al. Assessment of Arsenic Availability in Soils using the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 (DGT) Technique—A Comparison Study of DGT and Classic Extraction Methods.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rocesses & Impacts, 2014, 16, 2355–2361.

[4] Dongqin Li, Wenyan Li, Qin Lu, Yongtao Li, Ning Li, Huijuan Xu, Zongling Ren, Yulong Zhang, Jinjin Wang*. Cadmium bioavailability well assessed by DGT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cadmium accumulation in rice grains from paddy soils of three parent  materials.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2017, 18(7): 2552–2561.

[5] Dongqin Li, Guikui Chen, Qin Lu, Yongtao Li, Jinjin Wang, Huashou Li. Responses of two kidney bean (Phaseolus vulgaris) cultivars to the combined stress of sulfur deficiency and cadmium toxicity. Biometals, 2017, doi.org/10.1007/s10534-017-0052-8.

[6] Shiming Su, Lingyu Bai, Caibing Wei, Xiang Gao, Tuo Zhang, Yanan Wang, Lianfang Li, Jinjin Wang, Cuixia Wu, Xibai Zeng. Is soil dressing a way once and for all in remediation of arsenic contaminated soils? A case study of arsenic re-accumulation in soils remediated by soil dressing in Hunan Province,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15, 22(13): 10309–10316.

[7] Kumwimba M. N, Xibai Zeng, Lingyu Bai, Jinjin Wang. A Preliminary Study on Genetic Variation of Arsenic Concentration in 32 Different Genotypes of Leafy Vegetable. Environment and Pollution, 2014, 3(3): 72–87.

[8] 王进进, 白玲玉, 曾希柏, 孙媛媛.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评价土壤砷生物有效性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4): 697–705.

[9] 王进进, 白玲玉, 曾希柏.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测定水体中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1): 190–197.

[10] 孙媛媛, 曾希柏, 白玲玉, 王进进等. 双金属氧化物和改性赤泥对潮褐土中外源砷的调控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2(8): 1545–1551.

 

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

[1] 国家发明专利,“泥岩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修复中的应用”,2017,李永涛、宋桐慧、张振、何金先、张玉龙、王进进、胡峥、张坤、吴培彰,申请公布号:CN201710307341.7,申请日:2017.05.04.

 [2]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钼矿尾砂为原料的农田钝化剂及其制法和应用”,2016,李永涛、王进进、胡峥、张玉龙、任宗玲,申请号201611258361.1,申请日2016.12.30.

[3]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钼矿尾砂为原料的钾型农田钝化剂及其制法和应用”,2016,李永涛、王进进、胡峥、张玉龙、徐会娟,申请号201611258371.5,申请日2016.12.30.

[4]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钼矿尾砂为原料的重金属介孔吸附材料及其制法和应用”,2016,胡峥、王进进、李永涛、张振、张玉龙,申请号201611260580.3,申请日2016.12.30.[5]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钼矿尾砂为原料的钾型重金属介孔吸附材料及其制法和应用”,2016,胡峥、王进进、李永涛、张振、李文彦,申请号201611260596.4,申请日2016.12.30.[6]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泥页岩和农业废弃物的脱氮除磷合成填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16,张坤、李永涛、张振、张玉龙、王进进、徐会娟,申请公布号:CN201611167350.2,申请日2016.12.

 

联系方式wangjinjin@scau.edu.cn; 资源环境学院1004A室。


管理登录 备案编号:粤ICP备050088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