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开始,结伴而行”——我院开展2025级心理委员团辅活动

审核发布:资源环境学院来源单位及审核人:初审:叶昶;复审:徐海婵;终审:方秋中发布时间:2025-10-27浏览次数:21


为帮助2025级心理委员明确职责、提升能力,构建互助成长的心理工作团队,我院心灵驿站于10月26日下午举办了以“从‘心’开始,结伴而行”为主题的首场心理委员团辅活动。活动历时120分钟,通过丰富多样的互动环节,促进心理委员们在交流中破冰融合、明确职责,为后续开展心理服务工作奠定基础。

活动伊始,叶昶老师以轻松亲切的开场,强调了“真诚投入、保密尊重、专注倾听”的团体原则。在“口香糖,粘什么”破冰游戏中,心理委员们围成圆圈,根据指令迅速组合,通过身体接触与协作迅速拉近了彼此距离。游戏不仅活跃了气氛,也传递出“主动与开放”是心理工作的首要态度,为后续环节营造出安全、温暖的团体氛围。

随后,“心有千千结”团队任务将活动推向高潮。心理委员们分成两组,在手拉手形成的“人体结”中,通过持续沟通、尝试与协作,或钻或跨,共同寻找解结的路径。这一过程模拟了现实中可能遇到的复杂人际状况与管理困境,使心理委员们深刻体会到:只要保持连接、积极沟通、彼此信任,再复杂的困境也能找到解决之道。有成员分享道:“起初的混乱是最大的困难,但在大家协作、主动倾听建议后,我们最终成功解开了结。”

紧接着的“倾听初体验——三分钟心灵对话”环节中,心理委员们三人一组,分别扮演“讲述者”“观察者”与“倾听者”。“讲述者”分享大学期间印象最深的事或感受,“倾听者”需全程保持专注、不打断、不评价,仅通过目光与姿态传递关注;“观察者”则负责关注“倾听者”是否专注,并判断其对“讲述者”情绪的理解是否准确。经过三轮角色互换,委员们亲身体会到“倾听”的力量——真正的倾听不仅是听见,更在于理解与共情。叶昶老师总结强调,倾听是心理委员的基本功,需做到不打断、多共情,并指出目光接触与身体前倾等肢体语言也是重要的沟通技巧,为日后开展心理沟通工作提供了实践指导。

基于倾听的初体验,活动进一步引导成员探讨心理委员的“职责与能力工具箱”。大家以两人小组为单位,共同创建“心理委员工作工具箱”。通过小组讨论与集体共创,梳理出“观察、正反馈、支持、上报”等核心职责,以及“沟通、共情、主动、保密、抗压”等必备能力。叶昶老师特别强调了“界限”意识,明确心理委员是“温暖的陪伴者”与“关键桥梁”,而非专业咨询师;当遇到超出能力范围的心理困扰时,应及时向辅导员或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求助,做到“智慧求助”。

活动尾声,心理委员们围成大圈,分享今日的感受与未来的期待。大家从陌生到熟悉,从个体到团队,不仅收获了友谊,也更加明确了作为心理委员的使命。叶昶老师寄语大家:“希望你们记住今天的欢乐与力量。我们不仅是同学,更是心灵的同行者,是一个彼此支持的‘心灵舰队’。”

本次团辅不仅增强了2025级心理委员之间的信任与默契,也系统梳理了其角色定位与核心能力,为今后开展班级心理工作注入了信心与动能。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更专业、更温暖的态度履行使命,与同学们共同成长,结伴前行。




管理登录 备案编号:粤ICP备05008874号